咨询电话

17756583348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基于原子磁力计的心磁探测
发布时间:2023-12-21

心磁信号探测的意义人体磁场能够反应人体内部各种组织及器官的信息。对人体磁场进行测量可获得有关人体疾病的信息,其检测效果及便利程度已超出对人体生物电的测量。心磁大小大概在几十pT量级,相较于脑磁而言,是人类较早研究的人体磁场之一。心脏的心房和心室肌肉的周期性收缩、舒张伴随着复杂的交...

  • 发布时间:2025-08-21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浩敏团队使用国仪量子扫描NV探针显微镜(SNVM)在zGNRs磁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基于前期研究积累,通过金属粒子预刻蚀六方氮化硼(hBN)得到取向的原子沟槽,并利用气相催化CVD方法实现沟槽内石墨烯纳米带的手性可控制备,得到嵌入hBN晶格的~9nm宽度的zGNRs样品。团队结合SNVM和磁输运测量,首次在实验中直接证实了其本征磁性。这一突破性发现为石墨烯基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Signature...

  • 发布时间:2025-08-07

    核聚变能源因其高效与清洁的特性,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冷却系统设计中,水冷系统凭借其技术成熟度高、冷却性能优异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成为当前最具实际可行性的方案之一。然而,该系统的应用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在高温高压工况下,水及水蒸气对结构材料具有强腐蚀性。虽然这一问题在裂变反应堆中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但聚变环境更为复杂。特别是聚变装置特有的高强度、空间分布不均的磁场环境,其与腐蚀行为之间的耦合效应构成了新的技术难题,亟待深入研...

  • 发布时间:2025-08-0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用于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一、实验准备1、环境准备: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2、设备检查:检查FESEM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真空系统、电子枪、探测器等。3、样品准备:确保样品表面平整干净,无水无油,干燥3小时以上。对于非导电样品,需要进行导电处理,如喷金、喷铂等。二、样品处理与加载1、样品固定:-块状、片状样品:使用导电胶带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

  • 发布时间:2025-07-30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污染物排放的持续增长,有机废水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峻威胁。据统计,工业废水处理能耗占全球水处理总能耗的28%,而传统芬顿技术因催化剂失活问题导致处理效率低下。金属基催化剂在高级氧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瓶颈:依赖于价态循环的催化过程难以有效持续循环,电子转移路径受限,且传统制备工艺依赖高温高压,产率仅11-15%。针对上述挑战,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湿化学电置换法将商业纤维素与铜离子定向复合,成功合成Cu-C纳米催化剂。开发出具有双通道催化机制(自由基路径+...

  • 发布时间:2025-07-30

    福州大学赖跃坤教授团队针对可穿戴传感器、软机器人、组织工程和伤口敷料等领域对强粘附性水凝胶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创新性研究。目前,界面粘附传感材料普遍存在两大技术瓶颈:一是难以实现粘附与非粘附状态间的快速可逆转换,二是多液体环境中的粘附性能表现不佳。近期,该团队借助国仪量子扫描电镜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丙烯酰胺(AAm)、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由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氯化钠(SDS/OMA/NaCl)组成的胶束溶液和磷钨酸(PTA),合成了PANC/T水...

共 216 条记录,当前 1 / 44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