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10月26日-30日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将在东莞市会展国际大酒店召开作为国产电镜新势力品牌国仪量子将在会议期间发布两款重磅新品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显微镜DB500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000X线下新品发布、真机展示、惊喜好礼、精致茶歇诚邀广大用户莅临体验...
见到和使用国产仪器,让我们认识到国产仪器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期待国产设备能够越做越好。——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刘娟丽毕业季,重庆大学举行了校园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走进校园参观,寻花看景逗天鹅,我们也趁此机会进入重大,准备寻找近期新发布的一款国产微孔分析仪。穿过郁郁葱葱的园林式校园,我们走进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中心2014年挂牌成立,2018年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目前是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测试平台。中心下设表面与结构分析、通用物性分析、微纳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自旋科技研究院是高松院士主导成立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研究院以磁性分子为主要对象,探索自旋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效应,突破单分子自旋操控和读出技术,发展自旋相关量子材料和器件,开发相关分子诊疗技术与药物。近日,自旋科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尚达教授接受采访,就他的科研经历以及科研成果进行了分享。01探索求真,走自己的科研之路说起自己的科研经历,蒋尚达教授笑称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博士阶段,他主要研究单离子磁体,为了探究如何更好的表征磁性分子的电子结构,他转变科研方向,先后前...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推动着锂离子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更安全的方向加速演进。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骨架",三元正极材料(以NCM/NCA为代表)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热稳定性与循环寿命。而在这一微观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高精度表征技术的突破,正成为解锁三元材料性能潜力的关键钥匙。三元材料: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制高点"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从电网储能到航空航天,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当代社会最核心的便携式能源载...
6月1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纳研究与制造中心、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微观分析论坛暨微纳加工装备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行。近百位材料科学与微纳加工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为推动材料加工与分析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实验中心侯中怀主任与牛津仪器影像及分析事业部中国区销售经理张亚武分别致欢迎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实验中心办公室主任周宏敏...